游牧小说提供风起陇西无错字免费阅读 |
![]() |
|
游牧小说网 > 推理小说 > 风起陇西 作者:马伯庸 | 书号:43828 时间:2017/11/15 字数:6482 |
上一章 诚忠与伏潜 章一第 下一章 ( → ) | |
魏太和三年二月六⽇,魏国天⽔郡上邽城。 陈恭在辰时梆子敲响时准时迈出家门。他头上戴着一顶斗笠,⾝上穿的蔵青⾊长衫有些褪⾊但洗得却很⼲净, ![]() “陈主记,您这么早就要出去啊?”陈恭对门的邻居看到他出来,打了一个招呼。“是啊,非常时期嘛。” 陈恭也微笑着回答。蜀魏两国去年打了两次大仗,今后也随时可能爆发战争,这让处于前线地带的上邽城随时都有可能面临敌人威胁,不得不积极备战,他们这些太守府的官吏自然也就忙得不可开 ![]() “您这⾝装束,是打算出远门吗?”邻居问。 “哦,今天有个集市,马太守派我去收购一批骡马来以充军用。”陈恭解释说。邻居“哦”了一声,两个人又寒暄了几句,然后各自告辞。 大街上人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是⾝覆黑甲的魏军士兵,他们排成长长的队伍来回巡视街上的一举一动,整齐划一的步伐仿佛在提醒过往的行人:现在是战时。 上邽位于祁山以北的天⽔郡,是由魏国腹地前往凉州的咽喉之地,战略位置相当重要。为了应付蜀军随时可能出现的进攻,魏军不得不将整个陇西防御的重心转移到了这里——目前这里驻扎着雍州刺史郭淮的一万两千名士兵,而上邽本⾝的居民也不过两万多而已。 陈恭绕过这些军人,直接来到了马贩子们所在的城东榷场。很多来自西凉和朔北的马贩子在这里活动,他们都嗅到了战争的气味,知道自己的货物能卖个好价钱。 一靠近骡马榷场,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马粪味,各式品种的骏马在分隔成一间一间的木围栏中打着响鼻,栏杆上挂着树⽪制成的挂牌,上面用墨字写着产地及马的雌雄、年齿,马贩子则抱臂站在一旁,向路过的每一个人吆喝自己马匹的优点;在旁边更为简陋的围栏里卖的则是驴和骡子,那些地方就远没有马栏那么华丽。卖马的多是羌人与匈奴人,造型比较怪异;而卖驴和骡子的则以中原商人为主。 面对这些马匹,陈恭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在各个围栏之间走来走去,拿不定主意。终于,他注意到一家卖驴围栏上挂出的牌子有些奇特,那个牌子在“驴”字的斜上方用淡墨轻轻地点了一滴,像是在写字时无意洒上去的,不仔细 ![]() “这驴可是有主的?” 陈恭大声问,驴主这时匆忙走过来,点头哈 ![]() “大爷,我这头驴卖五斛粟,要不就是两匹帛。” “这太贵了,能便宜些吗?” 驴主赶紧摆出一张苦相,摊开两只手:“大爷您行行好,这里是陇西,可比不上咱们旧都富庶哇。”听到驴主这么说,陈恭的眼神里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稍现即逝,他缓缓回答道:“你说的旧都是哪一个,洛 ![]() “当然是长安,⾚帝的居所。” “唔…”陈恭听到他这么说,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发现没人注意到他们两个的谈话。于是陈恭让驴主将驴子牵出,从怀里掏出五串大钱 ![]() 两个人目光 ![]() 陈恭牵着驴子走到一处没人的角落,将它背上的驮具取下。这副驮具形状是一个扁梯形,里侧用柳木围成一个框架,外面再用 ![]() ![]() 接下来他又走访了几家驴马贩子的围栏,买了三头驴、两头骡子和两匹马。等到太 ![]() 他目前是单⾝,邻居们都知道他的 ![]() 回到家以后,老仆人为陈恭端来一碗加了香菜与芸⾖的羊⾁羹,还有两条煮 ![]() ![]() ![]() 当确认屋子里只有他一个人以后,陈恭把屏风拉到自己⾝后,然后跪到几案前点燃蜡烛,掏出了蔵在⾐服夹层中的⿇纸。 ⿇纸上密密⿇⿇全都是用蝇头隶体写的字,其中分列了魏国政务外 ![]() 事实上,除了天⽔太守府主记之外,陈恭还有另外一个秘密⾝份,那就是蜀汉丞相府司闻曹驻天⽔地区的间谍,主管关陇地区曹魏报情的搜集工作。 司闻曹是蜀国特有的秘密报情部门,隶属于丞相府,素以精⼲和效率著称;其功能就是对敌国情况进行搜集、传递、整理并加以分析。蜀汉一向极为重视报情工作,诸葛丞相认为良好的报情工作可以弥补蜀军在绝对数量上的劣势。因此,早在南征期间,诸葛亮就委派参军马谡在汉中亲自指导对魏国的报情工作。马谡以刘璋、张鲁时期的旧班底为基础,设立了司闻曹,并逐渐建立起了一套针对曹魏的缜密报情网络。而陈恭从事的则是最为危险的卧底工作,像他这样在敌国境內以假⾝份活动的第一线报情人员被称为间谍。 陈恭出⾝于凉州定安郡,一直到十几岁才随⽗亲迁移到成都。正因为如此,他被当时主管报情事务的马谡看中;在一番严格的训练之后,他被派遣到了雍凉担任间谍。事实证明马谡的眼光相当准确,陈恭在这个位置上表现得相当优异,不仅一直保持着报情网络的顺利运作,而且还混进了天⽔太守府担任门下书佐的职位;等到第一次北伐结束后,他被拔擢为主记,从此可以接触到更⾼级别的文件,这无疑让他的价值大增。 现在陈恭握着的这一份报情是从邺城送出来的,在那里蜀汉有一名⾼阶间谍,代号为“⾚帝”;“⾚帝”会定期通过预定方式传送一批报情过来,陈恭在上邽城內设立了一个中转站,负责将这些报情转送至汉中的首府南郑,那里是丞相幕府的所在地。 在各国公务机构仍旧普遍使用竹简的时候,蜀国的间谍已经开始使用⿇纸这种相对比较奢侈的载体来传送报情了,因为它比较柔软适合折叠,容易蔵匿在各种隐秘的地方,且价格比谦帛要便宜。 陈恭仔细地阅读了一遍,将这二十余条报情归类。 ![]() ![]() ![]() 其实从理论上来说,这些工作不属于间谍的职权范围,间谍只是报情的传输者,分析报情是司闻曹下属的军谋司负责的。但由于有些软报情只能由了解曹魏內部情势的人分析才会有价值,所以在实践上这类报情都是要经过陈恭的再处理,做出结论后才能送 ![]() 这一次的报情大部分都属于硬报情,不必再回一遍炉了。陈恭想到这里,心情觉得有些轻松;他每一次对报情进行回炉的时候,都有些惶恐不安,深怕因自己的一时判断失误而造成蜀国的大巨损失。这时候,他注意到了⿇纸上的最后一条报情。 比起前面洋洋洒洒的大段数据,这一条报情显得很简洁。不过陈恭知道,简洁往往意味着不完全,这就需要他来补全。这一条报情是这样写的:“据信近⽇应淮之请遣给事中一名赴陇名阙。”这是简写的方式,将句子完全展开以后的意思是:“从可靠渠道得知,最近朝廷应郭淮的要求派遣了一名给事中前往陇西天⽔地区,名字不详。” 面对这一条报情,陈恭皱起了眉头。给事中属于內朝官,是留在皇帝⾝边以备顾问的,除非是随驾,否则极少会离开京城前往地方上,与军方也少有业务上的来往;然而现在报情显示有一名给事中单独前往天⽔,而且还是应天⽔地区军队最⾼负责人郭淮的特别要求,这就不得不叫人感到疑惑了。 “究竟这是为了什么呢?给事中的职权与军方几乎不重合,魏国也从来没有皇帝委派给事中视察军队的先例。”陈恭对自己说“看来必须要设法弄清楚派来的给事中到底是谁才行。” 他的直觉告诉他这将是一件相当重大的事件。因为即使是潜伏在邺城的“⾚帝”也无法知道这名给事中的⾝份,说明此行保密程度相当地⾼,而保密程度⾼的东西从来都是非常重要的。 陈恭再一次仔细地阅读了一遍报情,然后将这份⿇纸丢进火炉里。这二十几件事已经全部印在了他的脑子里,文件已经不再需要。尽量减少可能暴露⾝份的痕迹,这是一名间谍在敌人內部生存的准则。 第二天陈恭早早起⾝,简单地做了清洁后就推门走了出去。这时间本该是朝⽇初升,可天⾊依旧昏暗,抬头可见一层 ![]() 主记本来是在太守府专门的地点办公,但是现在太守府除了太守马遵的房间以外都被郭淮的部下征用,于是这些文职幕僚们不得不去借城內平民的房子。陈恭办公的主记室是在一个草料场旁边的木屋中,这个地点并不算好,在大风天气里经常会有草屑飞到屋子里;陈恭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此处离收蔵朝廷文件与档案的书佐台比较近。要知道,作为一名肩负着分析工作的间谍,他必须拥有一个庞大的资料库。 他先到主记室点卯。今天出勤的同僚并不多,很多人被出派去筹措物资还没回来,还有几个人尚未起 ![]() “哟,政卿,你起的好早啊。” “文礼,你来得太好了。”孙令抬头看是陈恭,拿起一张写満草书的⽩纸递到陈恭面前,道“快把印章盖上,我急着出去提木料呢。” “提木料?”陈恭一边接过⽩纸加盖自己的印章,一边惊讶地问道“怎么这一次上头派你去把木料运出上邽吗?” ![]() “对。不好不好,时间来不及了,不跟你多说了,你保重。”孙令履行完手续,披上绵袍,整好辐巾,与陈恭拱手告别。 送走孙令之后,陈恭回到案几前,开始思考那名神秘的给事中的事情。首先要弄清楚的是朝廷中的给事中到底有哪些人,给事中的名单一旦搞清楚,就可以把那个人的⾝份范围缩小很多。恰好就在这时,魏亮一脚踏进门来。 魏亮是天⽔郡太守府的门下书佐,五十多岁,全⾝最醒目的就是他那个大硕的酒糟鼻子,以至于很多人怀疑他有西域⾎统。保管档案的书佐台正好是他的职权范围。这家伙嗜好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看他一进门那副 ![]() 陈恭凑到他面前,小声说道:“喂,你昨天晚上是不是又偷酒喝啦?”魏亮先是摆摆手,晃着脑袋说:“怎么会怎么会。”然后打了一个酒嗝,这才庒低嗓门道“文礼,昨天我碰见个⾼兴事,所以多喝了几杯,你可千万别说出去啊,要是被郭大人听见了可不大好。” 他口中的郭大人是指雍州刺史郭淮。郭淮是目前魏军在陇西地区防务工作的最⾼负责人,他年青时代曾经在夏侯渊麾下任中层军官,是个典型的军人,不苟言笑,作风严谨而朴素,所以太守府的文官都怕他。 陈恭拍拍他肩膀,笑道:“呵呵,放心,我自然不会去告密,只是你要记得少喝几杯,贪杯误事。” “我一个门下书佐,能有什么事情可误,最多是书佐台的文书让老鼠啃坏罢了。”魏亮嘟嘟囔囔道,陈恭见时机合适,就对魏亮说他需要去书佐台调阅几份关于存粮与牲畜库存状况的文件。魏亮一听,満口答应,从怀里掏出自己的印章 ![]() 陈恭拿着魏亮的印章走出屋子,心里一阵感慨。马遵在天⽔太守的位子上已经⼲了四年多,是个怯懦无能的⾼级官僚,于是手下的这些官吏大部分都跟太守一样庸庸碌碌。诸葛丞相第一次北伐的初期对手就是这些人,难怪蜀军会势如破竹了。 书佐台就在主记室后街的右边尽头,这里不与其他房屋相接,一条很浅的沟渠环绕屋子一圈,为的是避免火灾蔓延到这里损坏文档。为陈恭开门的是一位老书吏,陈恭把魏亮的印章给他看了一眼,老书吏点点头,从 ![]() ![]() 陈恭穿过一条走廊,拿钥匙打开档案室,推门走了进去。这间屋子很大,采光也很好,只是非常寒冷。十几个木制书架排成一排,上面摆満了天⽔郡历年来的文书、公告、来往书信和其他档案,尘土安静地积在几乎所有的竹简上,灰⽩⾊调的卷帙书脊给整个环境增添了几分寒气。 陈恭没去碰这些发霉的东西,那都不是他的目标。他想找的是去年——也就是太和二年——九月份的一份百官贺表。他记得在太和二年的九月份,皇帝曹睿将皇子曹穆封为繁 ![]() 这份工作没什么难度,这份贺表刚刚归档不久,何况谦帛本⾝又用⻩纸镶裱了金边,因此在书架上相当醒目,陈恭几乎是一下子就找到了。 他聚拢两手呵了呵热气,又跺了跺脚,然后伸手把贺表取出来迅速展开。和他预想的一样,贺表洋洋洒洒写了⾜有几千字,在卷幅的右侧用小字写着进贺百官的职位、姓名与籍贯。这份贺表是去年九月份,去现在只有五个月不到,人事上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动,可以拿来作参考。 “给事中”这个官职多用于加官,很多朝廷大员都会被皇帝授予这个职位以示荣誉,比如大将军曹真、中书监刘放、博士苏林等等,他们的职衔中都挂着一个“给事中”的名。而这些都不是陈恭所要锁定的目标。他想要找的,是一个以“给事中”为正官的人。 经过排查,陈恭找到了五名现任给事中,他背下他们的名字和籍贯,然后把贺表搁回原处。目前的成果就只有这样了,至于究竟那位神秘的给事中是这五人中的谁,还要等获取进一步报情才能做出判断。 这些工作完成以后,陈恭迫不及待地退出了这间房子,因为实在是太冷了。他把钥匙 ![]() ![]() ![]() ![]() |
上一章 风起陇西 下一章 ( → ) |
风起陇西最新章节由马伯庸提供,《风起陇西》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小说,零点看书免费提供风起陇西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